法律条文
第三条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案例解读
近几年来,各类食品安全事件被频繁地在各大新闻媒体及网络上曝出,这不仅显示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切实关注,同时也反映了食品安全工作在监督管理方面的重要性。2016年,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点》,要求紧紧围绕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这一主线,继续以问题导向、风险防控、索证索票、痕迹监管为指导,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大重点治理和风险管控力度,力求全力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以落实新法中反复强调的食品安全工作中监管制度的重要性。
专家说法
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食品安全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如何落实《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标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条的规定,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首先,“预防为主”是最主要的措施,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造成严重危害性事件之前排除危害食品安全的源头。其次,为了实现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宗旨,就必须进行风险管理,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评估、结果公布、不安全或高风险产品警示等,将治理的关口从事后的补漏以及处罚移到事前的防范。全程控制要求相关部门将食品的生产、经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能置于管控范围之内。社会共治表明了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单项治理,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保证上述监管制度的实现,必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配套制度。
一句话点评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监督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实施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并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该文摘自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张语琦主编的《看图读懂食品安全法》)
7月4日,重庆北碚区工商执法人员在北温泉街道农贸市场向摊主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特约通讯员 秦廷富 摄 华龙网7月5日10时27分讯(特约...
根据《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的谣言层出不穷,无论多“无稽”,总会有人信,可谓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另一方面,小作坊、小餐饮销售范围广、...
9月12日,时先生将两面锦旗送给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韩德东(中)和审判员侯传群(右一)手中后合影。时先生对法院积极维护消费者...
今年以来,网络订餐行业颇不太平,互联网订餐平台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让人触目惊心。” 刘俊海表示,“利用互联网进行必要的...
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体现在“吃”上,就是食品供应充足、种类极大丰富。去年10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