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梵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能流失掉的
都是你苟且求全的时间
能真正拥有的
是你打开每个毛孔全情投入的时间
没时间
假设你一直想去跑步去学英语弹吉他,但却迟迟没有实施,而你给自己的理由是——我没时间。
如果这时有人给你一百万,只要你接下来一个月每天早上跑两个小时,我猜无论你多没时间,你都能做到。
所以与其说没时间,不如说这件事你的价值排序比较靠后。在这之前,还有很多优先选项,比如追剧,刷微信,逛淘宝,盯孩子写作业,应酬……
但当你真的把你正在做的事情梳理一遍之后,你会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你排在运动之前的优先选项,那些你已经做了或者正在做的事情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有价值。为什么我们会停不下来去做那些看起来挺无聊的事,甚至还会自责,自责完之后接着做?比如逛淘宝,比如吃很多食物,比如玩游戏,比如睡觉,比如刷微信,或者是一边骂那些脑残剧,却一边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看,看完之后就觉得最脑残其实是自己。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状况,如果你无法做你时间的主人,就意味着你没有成为你生命的主人,如果你一辈子在说是没时间才没做那些真正想做的事情,等于说你这辈子白活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睡觉都很晚,早的话12点多钟,更多时候是1、2点才睡觉,我对自己这么晚睡并不满意,常常告诉自己要早点睡,早点睡,大家都知道,这种自我叮嘱最后都是毫无效果的,我依然每天熬得快要晕过去才上床睡觉。当时对我来说,这么晚睡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我需要能拥有一点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那时小女儿还没出生,我只用哄一个孩子,每天晚上把孩子哄睡之后,大概已经十点多了,这时才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可当我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后,我会拿这段时间去做真正有创造性的事情吗?比如写书,比如处理工作,NONO,当然不会,绝大多数的情况是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都被我做一些纯粹消遣的事情混过去了,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把《绝命毒师》《摩登家庭》《黑镜》看完了,哦对了,还有《甄嬛传》也是那时候看完的。然后一直觉得自己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依然拿不出书稿给编辑,新的课程方案也没有给团队。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做完的。
这种感觉觉得熟悉吗?那些想停却停不下来的事情是如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的?你的身体并不需要摄入那么多食物,为什么你却停不下来吃它们,你对追完那些剧之后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并不喜欢,你告诉自己不要再喝那么多酒抽那么多烟了,甚至你已经能感觉到这些东西对你的健康带来的影响了,你却停不下来。这就是在心理学所说的强迫性重复。
无论你处在一种多么无奈的状态,比如停不下来地去做些无聊且无用的事,或者做一份厌烦的工作,甚至跟一个不相爱的人一起生活……这些统统都是你的选择。
任何的选择,无论看起来多么糟糕的选择,只要你还在做这个选择,就意味着你这个选择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
有许多方法来对小孩子表达情感:按摩、抚摸、轻拍、挠痒痒、拥抱、摇晃、梳理头发、手牵手、骑大马、摆动、抖动等。不仅仅是父亲,很多...
孩子不会用头脑自欺欺人,无论大人认为道理多正确,孩子直接从能量层面感受大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爸爸妈妈们,停止吧,千万别...
结果: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匮乏感和愧疚感,造成孩子同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因为母乳时间不够长,妈妈愧疚;...
结果: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匮乏感和愧疚感,造成孩子同金钱的关系沉重艰难,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因为母乳时间不够长,妈妈愧疚;...
父母在童年满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级的需求层次。请不要再唠叨孩子珍惜花钱,而是...
亲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家长的责任感、教育观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填补监护人法律责任的空白,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或者因未达刑事责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