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上了12年体育课却一项运动技能也未掌握。多年以来,这样的情形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并不少见。
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多年来的下降现象。虽然这一势头近两年略被遏制,但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在课堂上汲取养分,在成长中收获果实。如果说这是教与学的基本模式,那么,体育课该怎么上才能让孩子们在成长中收获健康的身心、愉悦的体验,值得深思。
近日,“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了一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成果,在2014年和2016年,对近万名两国7—18岁的儿童青少年体质抽样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等)大部分年龄段高于日本,但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等方面高于中国。而在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方面,虽然中国低年龄段与日本的差距有所缩小,但随着年龄段增长,差距又被拉大。
实验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认为:身高更高不代表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好于日本,且数据也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发生率较之日本也更高。更重要的是,体能指标的全面不足,说明我国学校体育的改变依然任重道远。
如何改变,体育课自然是重要平台。
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这是季浏及其团队提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三大要点。
日本体育课上,学生都是一身短衣短裤,一堂课下来汗流浃背。此外,以具体目的比赛、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特征明显。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得到完整的运动体验,而不是一堂课只教一样单个技术。”季浏说,“其实我们的体育课课时算多的,但效率不足。”
去年3月以来,季浏带领的实验室在全国建立了首批22所实验基地学校,近5万名中小学学生参与,开始进行“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推广。一年多下来,实验学校已经扩展到50所,而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照测评也出现了向好趋势。
在体育课中,要尊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在真实的运动情境中全身心投入。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体质测试达标并不是难事。这样的思路,有别于传统的“应试体育课”,更有助于让运动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成长之中,受益终身。
学校体育,请从一堂高质量的体育课开始。
图片说明:市教委今天召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谈(乐达 摄) 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暨高中专项化课程...
如今当家长的大都明白,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非常重要。” 我想,很多做父母的可能都没有耐心听完孩子的话,以为孩...
从名不见经传到18岁的“谋女郎”一战成名;从《山楂树之恋》中的青涩少女,到《少年班》里的怪异天才……周冬雨这个名字观众已经耳熟能...
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了,但现在的小朋友锻炼的机会却没有那么多。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起来,最好是经常带着孩子去旅...
2月21日,天津体彩2017年“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活动第一站来到宁河区潘庄镇大贾庄小学,给孩子们送去足球、乒乓球、跳绳等体育器材。”...
昨日17时,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预计今天到5日,空气质量将达到中度到重度污染水平。市环保监测中心...